二十四節氣

香港天文台台長 岑智明先生

節氣和天文的淵源

二十四節氣是中國曆法的重要部份,是長年累月透過觀測太陽週期運動、季節和物候規律,配合社會需要逐步改進而成的時間知識體系,古時應用於發源地黃河流域,隨後普及全國以至周邊國家。

地球圍繞著太陽作橢圓形公轉,其自轉軸並非垂直於公轉面,而是傾斜約23度。從地球上觀察,太陽相對遙遠恆星的軌跡被稱為「黃道」。概念上,節氣是近乎均勻分佈於「黃道」上24個位置的時刻。一個循環歷時一年,更精確地說是一個「回歸年」。

二十四節氣是統稱,內含「中氣」和「節氣」各十二個,名稱列於附表。以春分為第一個「中氣」,接著是「節氣」和「中氣」相間排列,以驚蟄為最後一個「節氣」。

「曆」史

完整一套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西漢初期《淮南子‧天文訓》,隨即被納入《太初曆》,以冬至為首,把「黃道」以日數平分24氣,兩氣相隔15日多,此法稱為「平氣」或「恆氣」。

明末開始,隨著西方文化傳入,傳統天文、數學及曆法均受影響。到清初西方耶穌會傳教士更主管曆法機關,改革曆法,在公元1645年正式頒行《時憲曆》,按天文計算以春分為首,把黃道按360度平分24氣,兩氣相距15度,相當於14.71至15.74日[1],這方法沿用至今並稱為「定氣」。

中國曆法是陰陽合曆,12個陰曆月共長約354日,陽曆的「回歸年」則長365.2422日。要協調兩者日數的差異,每二至三年需添置一個陰曆閏月。以不含中氣的陰曆月份定為閏月始於西漢初期,這項「無中置閏」法則至今在一般情況下仍然適用。

應用及文化層面

其他的曆法只有黑夜最長的冬至、白晝最長的夏至[2]、晝夜平分的春分及秋分,相比之下中國二十四節氣內容更豐富。二十四節氣是農耕時間表,例子有「芒種插秧穀滿尖」和「寒露麥,霜降豆」,又是中國詩人常用的題材,例如杜牧的《清明》、杜甫的《小至》和陸游的《大寒》。

時至今日,城市人依舊保留一些相關習俗,例如「冬至大過年」、「冬至吃餃子,立春吃春卷」等。隨著文化交流,二十四節氣廣傳世界,於201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」,可謂實至名歸。


[1]:地球作橢圓形公轉,相同角距的不同節段對應時間有異。
[2]:在北半球,一年之中,黑夜最長是冬至,白晝最長是夏至。

黃經 中氣 節氣 對應陰曆 公曆日期 分類
0 春分 二 月 3月20至22日 天文季節
15 清明 三 月 4月4至6日 物候農事
30 穀雨 三 月 4月19至21日 降水現象
45 立夏 四 月 5月5至7日 天文季節
60 小滿 四 月 5月20至22日 物候農事
75 芒種 五 月 6月5至7日 物候農事
90 夏至 五 月 6月20至22日 天文季節
105 小暑 六 月 7月6至8日 溫度變化
120 大暑 六 月 7月22至24日 溫度變化
135 立秋 七 月 8月7至9日 天文季節
150 處暑 七 月 8月22至24日 溫度變化
165 白露 八 月 9月7至9日 降水現象
180 秋分 八 月 9月22至24日 天文季節
195 寒露 九 月 10月7至9日 降水現象
210 霜降 九 月 10月23至24日 降水現象
225 立冬 十 月 11月7至8日 天文季節
240 小雪 十 月 11月21至23日 降水現象
255 大雪 十一月 12月6至8日 降水現象
270 冬至 十一月 12月21至23日 天文季節
285 小寒 十二月 1月5至7日 溫度變化
300 大寒 十二月 1月19至21日 溫度變化
315 立春 正 月 2月3至5日 天文季節
330 雨水 正 月 2月18至20日 降水現象
345 驚蟄 二 月 3月5至7日 物候農事

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介紹影片